找到相关内容272篇,用时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智者的观心论和现实人生修养

    实践中重要位置的论述,当首推《摩诃止观》的“正修止观”段。  我们知道,《摩诃止观》作为智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,乃“天台智者说己心中所行法门”[《摩诃止观》卷一上,《大正藏》卷46,第1页中。],是...、“入”(十二入,即十二处)、“界”(十八界)三科。因此,在《摩诃止观》卷五上讲到“正修止观”的时候,智首先就把“观阴、入、界境”的问题提了出来,认为“阴、入、界境”是正修止观时所应观察的“通境”。...

    张风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01739302.html
  • 智顗的观心论和现实人生修养

    智顗的多部重要著述中都曾反复讲到,而最能体现“观心”在整个佛教止观修习实践中重要位置的论述,当首推《摩诃止观》的“正修止观”段。  我们知道,《摩诃止观》作为智顗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,乃“天台智者说己心中...十八界)三科。因此,在《摩诃止观》卷五上讲到“正修止观”的时候,智顗首先就把“观阴、入、界境”的问题提了出来,认为“阴、入、界境”是正修止观时所应观察的“通境”。“十二入”、“十八界”都是在“五阴”的...

    张风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04066218.html
  • 张风雷:智顗的观心论和现实人生修养

    为本”的止观修行方法中。   天台“以观心为本”的思想,在智顗的多部重要著述中都曾反复讲到,而最能体现“观心”在整个佛教止观修习实践中重要位置的论述,当首推《摩诃止观》的“正修止观”段。 ...法虽多,论其大要则不出“阴”(五阴,即五蕴)、“入”(十二入,即十二处)、“界”(十八界)三科。因此,在《摩诃止观》卷五上讲到“正修止观”的时候,智顗首先就把“观阴、入、界境”的问题提了出来,认为“阴...

    张风雷 ( 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

    |世界佛教论坛论文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64373209.html
  • 圣严法师答:持咒有用吗?

    ,在唐、宋时代传到日本的佛教,并不流行咒语,除了密宗之外,也并不重视咒语,他们的净土宗专门念佛,禅宗专门参禅,天台宗专门修止观,对我们近代的中国佛教,大家都兼修持咒法门的现象,日本佛教界会感到很奇怪。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学佛群疑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1530211682.html
  • 论转识成智

    尘埃”。  资粮位是积福德智慧资粮,属顺解脱分;加行位修止观,属抉择分;见道位见真理,去掉了理上的执着(禅宗的开悟、密宗的大圆满、唯识宗的真见道)。  入地后,初地至十地都是修习位,在此阶段分别断烦恼...

    惟贤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65742680.html
  • “西化”佛教─ ─谈杨增善法师

    可以从修止观受益。   有些人会说,这样的做法很危险,因为你的信仰系统与你所有的经验相关,他们认为,要修佛教的止观应该先接受佛教的信仰教育。我想这是见仁见智,我就是决定不强调教义,然后来看效果如何,...实说,我的教法没有绝对不强调正式的信仰系统,我只是相对的不强调而已。因为修止观的基础本身已含有一些适当的信仰结构。我仔细考量过足以使人免惹麻烦的最少而必要的信仰结构,经过熬干后的修道四要,即:(1)基本...

    Charles T. Tart 著 白伟玮 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02653168.html
  • 无与伦比的阿难

    、记性好、态度好与理解力强、坚定、侍奉。(《增支部》第2卷第24页)   佛陀逝世以后三个月,阿难在第一次伽大会(第一次结集)的前夕修止观,证得了阿罗汉果位,准备作为阿罗汉参加会议,解答有关经藏一切...

    (斯)毗耶达西著 方之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94553674.html
  • 论“修持止观”

    ,悟止观也,三昧所修,修止观也,故曰说己心中所行法门。则知台教宗部虽繁,要归不出止观,舍止观不足以明天台道,不足以议天台教,故入道者不可不学,学者不可不修”。显而易见,止观之间是一种密不可分的系统关系...

    门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50060523.html
  • 玄奘的汉译与元晓的瑜伽禅

    修止观而至心一境性的禅修行,也是四寻思与九种心住禅定及金刚三昧禅定所显的我空法空观,以净化烦恼所知障,而实现菩提涅架的禅。元晓修行能离分别执著于心识能取所取的无分别智及三三昧,由于金刚三昧,说明具现平等...

    吴亨根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42061678.html
  • 谈六法出苦处

    ,修观是为知道为什么要离贪欲,而二者又相互为用,故阿含经卷十七云:   “修习于止,终成于观;   修习观已,亦戍于止,   止观俱修,得诸解脱。”   这种修止观的...

    许智铭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45165882.html